當紅燈亮起,廣大交通參與者能夠自覺停下前行的腳步;
當駕車出行,駕駛人不必再為尋找停車位而煩惱;
當走在路上,交通參與者能夠各行其道;
交通法治理念逐步深入民心,道路環(huán)境愈加有序暢通,市民出行更加安全……
走在唐山街頭,煥然一新的交通環(huán)境讓往昔美好的愿景已在唐山人的身邊變?yōu)楝F(xiàn)實。
交通,作為一座城市的血脈,承載著生存發(fā)展、內暢外聯(lián)的重任。文明交通更是反映著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。為進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,創(chuàng)造良好道路交通環(huán)境,市公安交警支隊以法治為引領、以民生為導向,著力開展全市交通秩序大整治,科學施策、回應呼聲、破解難題,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、滿意度,營造文明交通人人參與、全民共建、社會共治的濃厚氛圍。
深度治理違停破解停車難題
城市道路交通,與百姓息息相關。面對著市民反映突出的交通難點問題,市交警部門認真梳理,積極回應,以市民最關切的難點問題為切入點,全力攻堅。
開車十分鐘,停車半小時。隨著我市機動車保有量迅猛增長,停車已經成為困擾市民出行的一大難題,更由此衍生出車輛亂停亂放等現(xiàn)象。為破局“停車難”,規(guī)范路面靜態(tài)交通秩序,市公安交警支隊“堵”“疏”結合,在重拳整治違法停車行為的同時,千方百計拓展路內停車空間,為市民打造便利的出行環(huán)境。
一段時間以來,市交警部門針對停車位緊張的實際,在全市范圍內展開深度排查,對排查出的居民小區(qū)、醫(yī)院、商圈等周邊停車剛需點位,實行“一點一策”,在不影響車輛、行人通行的情況下,按照“應劃盡劃”的原則,在全市范圍內集中施劃、復劃路內停車泊位。
在北新道與大里路交叉口北側,交警部門在由南向北方向非機動車道旁新施劃了不少停車位,同時給非機動車留下了足夠的通行空間。一位在該路段停車的女子由衷地說:“以前出來辦事,停車是一大難題,隨意亂停怕接到罰單、影響交通,而停車位又比較稀缺,僅尋找停車位便需要不少時間,F(xiàn)在停車位多了,再也不用為找車位發(fā)愁,為這種舉措真心點贊!
與此同時,針對停車“難上加難”的醫(yī)院周邊道路,市交警部門更是進行了周密的謀劃。8月5日,市交警部門會同唐山市工人醫(yī)院管理部門,對醫(yī)院周邊道路和進出口重新進行了規(guī)劃,并在醫(yī)院周邊3處點位設置了6個即停即走的就醫(yī)車位,交通標志標明“限停2分鐘”字樣,方便了群眾就醫(yī)。
大量路內停車位的施劃并投入使用,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停車難問題,改善了路面靜態(tài)交通秩序,讓市民直觀地感受到了出行便利。截至9月8日,全市累計施劃路內機動車停車位34998個,其中市區(qū)共施劃路內機動車停車位14946個。
整治路口秩序安全有序暢通
為進一步凈化道路交通秩序,提高非機動車、行人的遵章守法意識,市交警支隊常態(tài)開展教育整治,久久為功,效果凸顯。
在北新道與學院路交叉口,市交警二大隊民警提前上崗,分別堅守在路口四角,對行人和非機動車違法行為依法進行查處。工作中,民警不時提醒越線停車的非機動車返回停止線外,攔截闖紅燈的行人、非機動車,查處存在占用機動車道、逆向行駛等行為的非機動車,苦口婆心地向違法當事人開展安全警示教育……
時至今日,在交警部門持續(xù)加壓發(fā)力,治理工作不斷深入下,我市各個路口交通秩序明顯改觀,即便在高峰時段,機動車、非機動車、行人各行其道,在遇到紅燈時自覺停車等待,交通秩序井然。這讓執(zhí)勤民警不用再來回奔波查處違法非機動車、行人,從而有了更多精力去疏導交通,提升了整個路口的通行效率。
在深度治理非機動車、行人交通違法行為過程中,交警部門始終保持長效嚴管態(tài)勢,在重點路口加大警力投入,每個路口配備6名至8名警力,嚴查非機動車在機動車道行駛、逆向行駛、行人斜穿馬路等違法行為,并對違法非機動車、行人依法給予多種處罰選擇,即罰款、抄寫交通安全常識并簽署承諾書、協(xié)助民警義務執(zhí)勤半小時等。同時,每個路口配備10名至16名志愿者,全市24個重點路口共有志愿者560人,協(xié)助民警在早晚高峰時段共同維護路口秩序。
重拳治理路口秩序,最終目的是提升交通參與者的安全意識、守法意識。據(jù)介紹,在日常事故處理工作中,涉及非機動車、行人的交通事故占據(jù)較大比重,其中大部分會出現(xiàn)人員受傷情況。在這些交通事故中,不乏非機動車、行人存在闖信號燈、逆向行駛、非機動車在機動車道行駛等交通違法行為。
據(jù)悉,截至9月8日,市中心區(qū)共查處行人違法13210起,非機動車違法39648起。在此基礎上,全市交警將持續(xù)加大對突出違法行為的整治力度,進一步為市民打造安全文明的出行環(huán)境。
完善交通設施暢通城市血脈
在全市交通秩序大整治中,市交警支隊對全市交通堵點亂點進行了全面摸排梳理,通過科學設置交通標志標線、完善交通設施,打通城市血脈,讓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順暢。
醫(yī)院就醫(yī)人員眾多,等待進入醫(yī)院的車輛往往加劇周邊道路交通壓力,從而導致通行不暢。今年6月,市交警支隊經過實地調研,對華北理工大學附屬醫(yī)院門前道路進行了改造。改造工程結束后,建設路東側原有的非機動車道改造成機動車入院專用車道,非機動車道東移至人行便道,將原來的人行便道一分為二,中間用護欄隔開。入院機動車、非入院機動車、非機動車及行人都能各行其道,入院秩序得到改善,交通隱患得以排除。近期,交警部門陸續(xù)完成了工人醫(yī)院、人民醫(yī)院、第二醫(yī)院、婦幼保健院門前道路的改造,道路交通秩序得到顯著提升。
為進一步規(guī)范城市道路交通秩序,凈化道路交通環(huán)境,提升城市形象,市交警支隊還同時加大了對非機動車的整治力度。7月底,市交警支隊在北新道(學院路至衛(wèi)國路段)南側非機動車道施劃了我市首條非機動車停車帶,并在原有的非機動車道與便道之間設置了隔離護欄,將非機動車與行人有效分離。非機動車停車帶在為市民停放非機動車提供便利的同時,更起到了有效引導的作用,使得市民能夠自覺將非機動車有序停放至非機動車停車帶,路段交通環(huán)境大為改觀。
公交專用車道在早晚高峰時段發(fā)揮著緩解交通擁堵、踐行綠色出行、拓寬道路資源等作用。出租車作為機動靈活、方便快捷的城市交通工具,同樣發(fā)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。為鼓勵各類公共交通發(fā)展,減少機動車尾氣排放,交警部門在建設路、北新道公交車道試驗允許出租車通行,收到良好效果。8月13日起,該政策正式實施,讓廣大出租車司機受益良多的同時,也讓私家車主紛紛感嘆“新政策將社會車輛與出租車有效分離,不僅緩解了交通壓力,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交通安全隱患,也帶動提升了周邊道路的通行效率。”
據(jù)悉,截至9月8日,全市共安裝護欄5603片(16809米),M型擋車器1420根,阻車球1372個。
化于心踐于行,愿景變?yōu)楝F(xiàn)實。安全、有序、暢通、和諧的文明交通環(huán)境已然形成,文明交通已成為廣大市民的自覺行為,更成為了城市別樣的風景。在人人參與、全民共建、社會共治,共同構建安全文明的交通環(huán)境中,我們的城市更文明、更有序,市民更愜意、更安心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