調(diào)解無反悔判決無發(fā)還
——記全省辦案標兵、遵化法院民三庭副庭長韓國棟
環(huán)渤海新聞網(wǎng)專稿 (本報記者 黃巖 通訊員 張雷)"韓庭長,你要多保重,身體垮了咋辦案啊!"話語之間,兩雙手握在了一起,兩個人有說有笑地嘮了起來。這是日前發(fā)生在韓國棟家中的溫馨一幕。
今年36歲的韓國棟,是遵化法院民三庭副庭長。他因病去天津做了手術,出院回家后,遵化市建明鎮(zhèn)的孫某前來探望。他們的情分源自去年8月的一起民事訴訟案件。
孫某是一家小建筑公司的經(jīng)理,員工都是當?shù)剞r(nóng)民。去年公司承攬了遵化市某局的一項工程,完工后該局以"拖延了工期"為由拒絕給付工程款,孫某無奈訴訟到法院。韓國棟詳細了解案情后,找到這局的負責人:"這可是農(nóng)民工的血汗錢啊!工程款不給他們,人家的日子怎么過。就是工期有些拖延,你們也應該將心比心吧!"
經(jīng)過韓國棟反復做工作,這局最終付了工程款。孫某感慨道:"當初我們還擔心,涉及政府部門的案件,會遇到干擾和阻力。是韓庭長的公正嚴明,讓我們的擔心成了多余。這以后,我就認定他這個正直的朋友了!"
遵化法院研究室主任趙英坤提起韓國棟,很有感觸:"他辦案認真仔細,年年是先進,辦案數(shù)量和質(zhì)量都數(shù)一數(shù)二。就在預定住院的當天,他還搶時間辦了一件案子,他的病就是累得。"
從2005年到法院工作以來,韓國棟力爭做"學習型、知識型、研究型"法官,他如饑似渴鉆研業(yè)務,抽擠時間刻苦學習,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工作上。
遵化法院民三庭僅有4名審判員,案件多、任務重。他做好表率,以身作則。工作中他迎難而上、挖潛自身。為提高辦案效率,他放棄休息時間,加班加點,使案件及時審結,無一件案件超審限。
他恪守準則、堅守信仰,始終以"把每一起案件辦成鐵案"作為奮斗目標,不管案件的大小、難易,均做到事實清楚、程序合法、判決公正。2013年以來,他每年結案150件以上,所辦案件實現(xiàn)了調(diào)解無反悔,判決無發(fā)還、改判。突出的工作成績,讓他兩次榮獲"唐山市金牌法官"稱號,被省高院評為2016年度"辦案標兵"。
遵化法院劉永民院長這樣評價:"韓國棟在審判工作中,總能以大局為重,牢記司法為民宗旨,想群眾之想,急群眾之急,真誠為他們排憂解難,贏得了群眾的信賴。他從不就案辦案、孤立辦案,而是追求辦案的政治效果、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統(tǒng)一。"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