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,年輕但不狂妄,吃苦耐勞,勇于奉獻,用辛勤的汗水和無悔的青春,為鐵路的安全暢通默默奉獻著,他就是陳德君,憑著對黨的忠誠和對企業(yè)的摯愛,從一名普通的技術人員,到技術標兵、先進員工再到百川集團總工程師,將自己的滿腔熱情完全投入到了工作之中。
今年40歲的陳德君,畢業(yè)于河北農業(yè)大學機械設計與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(yè),2002年7月來到唐山百川集團工作,現為百川集團總工程師,而從他被公司領導發(fā)現并錄用還有一段曲折的過程。
談起剛到公司時,陳德君和普通的大學生一樣,經驗略顯不足,如一張白紙的他一方面積極向老員工虛心請教,對公司產品進行熟悉、組裝、維修;一方面利用休息間隙學習本專業(yè)先進技術,并對各種先進的技術理念積極鉆研,重于在自己的工作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。
如今這個年代對產品質量要求十分苛刻,在有高超技能的基礎上,要有智慧,懂得創(chuàng)新,不斷地升華手中的產品,把技術提升到極致,這就是陳德君認為的新時代的工匠精神。十幾年來,他所領導的百川工業(yè)設計研究院作為百川集團的技術核心,多項技術成果填補業(yè)界空白,達到國際領先水平,并與中科院等多家國內外科研院所保持長期合作關系。
輪對是機車走行部的重要部件,其工作條件惡劣,也是機車走行最容易出故障的部件。一旦出現了輪對故障,處理不及時,將會引發(fā)機車運行的安全事故,對機車輪對的狀態(tài)檢測及故障診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為了加強整備工作,確保安全,陳德君和他的團隊憑借著對機車檢修技術的求索和鉆研,攻克了超聲探頭耦合和磨損的難題,大幅提高了輪對在線超聲探傷掃描密度,保障了微小缺陷的檢出。
我國的建設和發(fā)展的歷史上,各條戰(zhàn)線涌現出成千上萬的先進模范人物。他們在社會不同的發(fā)展階段,始終走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最前線,以忘我的獻身精神,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勞動者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拼搏。他們是一個時代追尋的腳步、人生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。他們的精神是全社會的財富,了解他們的事跡,是為了我們更好地前進。
|